6月4日,一年一度备受关注的ASCO会议在美国芝加哥圆满闭幕。会上,4万多名全球临床肿瘤学研究精英齐聚一堂,为我们带来有关癌症治疗领域的满满干货。近些年,有关液体活检、免疫治疗和罕见癌种的研究和技术一直是行业内的热点问题。这一次,刚从ASCO盛会归来的不朽情缘MG官网团队,将为大家盘点今年大会上有关这些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。
今天,我们为大家先推出的是有关ctDNA液体活检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。ctDNA液体活检具有动态监测、克服肿瘤异质性、提供全面基因组信息等优势,一直为肿瘤临床研究高度关注。本届ASCO,多名国内外专家展示了ctDNA液体活检在肿瘤早、晚期不同阶段的临床应用研究成果,让业内感慨“ctDNA液体活检技术是否已迎来黄金时代?”
来自哈佛大学Ryan Corcoran教授在2019 ASCO会上汇报了cfDNA在结直肠癌领域的研究进展。数据显示,实时动态监测患者治疗期间的血浆ctDNA情况,可早期预测治疗反应。在4w时,ctDNA drop>30%的患者,其mPFS 为7.6个月,而ctDNA drop<30%的患者仅为 2.0个月,这预示着肠癌患者治疗期间的血浆ctDNA“清除”可提示较长的mPFS。
同样,肺癌领域的FLAURA研究数据得出的结论也较为一致。在这项随机、双盲III期临床试验中,研究团队动态检测了奥希替尼治疗组患者的3w/6w血浆EGFR mut情况。数据显示,在3/6w时,EGFRm(-)患者的mPFS为19.8个月,而EGFRm(+)的患者仅11.3个月,预示着NSCLC患者治疗期间的血浆EGFRm“清除”可提示较长的mPFS。
微小病灶残留是早期肿瘤术后需要面对的临床问题之一,指南建议所有III期CRC患者接受术后辅助化疗,然而半数患者并不能从中获益。尽管II期CRC患者术后标准方案不再建议进行辅助化疗,但仍存在10-15%患者发生复发。临床亟需一种方法来帮助判断哪些患者是真正得到治愈,哪些患者会在未来出现复发,ctDNA检测可为临床判断肿瘤复发风险、监测微小病灶残留提供参考依据!
ASCO大会上再次报道了CANCER杂志上一项230例II期CRC患者的研究数据,结果表明术后血浆ctDNA阳性患者临床复发早、预后差,ctDNA作为术后复发风险评估指标,比临床传统指标更准确、灵敏,能够更好地区分患者预后差异。
不朽情缘MG官网推出的OncoMRD肿瘤术后基因监测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,同时检测肿瘤组织样本中DNA与术后外周血样本中ctDNA,辅助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肿瘤复发风险分层,评估辅助治疗疗效,判断转移复发病灶来源,制定个性化临床诊疗方案。
如上述图集所示,不朽情缘MG官网基线数据库显示,实体瘤患者根治术后ctDNA检出阳性,提示高肿瘤复发风险。
今天,关于ASCO2019液体活检部分盘点先到这里,欢迎大家留言交流互动,下一期,我们将带来有关免疫治疗的成果荟萃,敬请关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