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则FDA优先审批Keytruda(帕姆丽珠单抗)单药治疗的报道,让肿瘤突变负荷(TMB)作为伴随诊断重回视线,并有望获得批准成为二线及以上实体瘤治疗的生物标记物。TMB自2013年进入公众视线以来,几经起落,此次回归,或将落地于临床应用。
此次推动FDA优先审批的研究结果来源于Keynote158研究II期临床试验,研究纳入了10种实体瘤总计751例样本,并将所有癌种的TMB-H的cutoff 值设置为≥10个突变/Mb。结果发现,非TMB-H的患者,Keytruda单药的客观缓解率(ORR)仅6.7%,而TMB-H患者的ORR可达30.3%,即使排除MSI-H患者,缓解率也非常可观(ORR 27.1%)。这个划分数值或将成为未来TMB检测的标准,那么基于欧美人群研究数据划分的泛癌种cutoff值是否适合中国人群?无论如何,建立规范化的TMB检测标准日益迫切。
早在2019年,不朽情缘MG官网就参与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(中检院)关于TMB 注册检验用体外诊断试剂国家标准品和参考品说明书[1]的制定工作,为早日建立起适用于中国人群的TMB检测标准持续贡献不朽情缘MG官网的力量。不朽情缘MG官网1021Panel检测TMB的项目申报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,这将进一步推动TMB在临床诊疗中的落地应用。
金标准联合大Panel,不朽情缘MG官网TMB检测解决方案灵活高效
针对TMB检测,不朽情缘MG官网目前可提供两种解决方案,OncoWESuper肿瘤临床超级全外显子组基因检测和基于1021Panel的OncoD肿瘤用药基因检测。
1. OncoWESuper肿瘤临床超级全外显子组基因检测
全外显子组检测(WES)是TMB检测的金标准,临床上因费用高昂的原因始终未广泛应用。不朽情缘MG官网OncoWESuper肿瘤临床超级全外显子组基因检测基于国产高通量测序平台,以高质量的检测水平、合理的检测费用为临床提供经济可行的WES检测选择。不朽情缘MG官网OncoWESuper产品TMB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中检院TMB检测一致性评价标准品/参考品说明的制定工作中得到了认可。
2. 基于1021Panel的OncoD肿瘤用药基因检测
1021Panel检测TMB与WES一致性高
捕获探针编码区超过1M是目前业界认为Panel代替WES检测TMB的前提条件。不朽情缘MG官网1021Panel大小达1.6M,覆盖312个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区,38个基因的内含子、启动子或融合断点区域,709个基因的部分外显子区,可准确评估TMB。在我们采用 TCGA MC3 中6000多例实体瘤数据验证中,1021Panel计算TMB,结果与WES 高度一致(上图);此外,我们采用1021Panel和WES两种方法检测同样一份样本,所取得的数据验证结果更是优于报道(下图)。
不朽情缘MG官网1021基因Panel与WES高度一致
另外,关于TMB计算的突变纳入规则及cutoff值划分,都会影响到最终药物疗效的预测效果。目前,不朽情缘MG官网已结构化存储14万余肿瘤基因大数据,其中70%以上都是由1021Panel检测完成,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中国人群TMB分布数据库,计算TMB时综合考虑了驱动基因突变、同义突变等会对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因素,并通过真实疗效数据积累不断矫正其cutoff值,持续优化TMB算法,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用药指导信息。
高保真检测体系确保bTMB检测的准确性
根据报道,TMB将在二线及以上的患者治疗中应用,真实世界里,部分患者难以获取肿瘤组织,这对血液检测肿瘤突变负荷(bTMB)提出了新要求。由于血液中肿瘤DNA含量普遍较低,不朽情缘MG官网采用包括对照血白细胞检测等一系列检测体系过滤背景干扰,并结合ER-Seq低频纠错分析专利技术,保障bTMB的精准检测,取得了与组织tTMB较高的一致性。临床真实疗效数据验证结果也显示:bTMB-H的患者(cutoff值为9)PD-1/PD-L1治疗有效率为35.3%,这一结果与此前阿替利珠单抗研究Foundation Medicine提供bTMB检测(cutoff值为16)报道的36.4%有效率结果相似[2]。
不朽情缘MG官网与临床专家合作,共同推进TMB检测多癌种临床验证
在TMB检测方面,不朽情缘MG官网与临床专家合作,在肺癌、肝癌、胃癌、脑胶质瘤等多个癌种进行大量探索。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团队发现在肺癌中,肿瘤的异质性会影响tTMB;与bTMB相比,单区域tTMB与多区域tTMB具有更强的相关性。福建省肿瘤医院陈誉教授团队首次发现TP53/ATM共突变可能导致肺癌患者基因组不稳定,进而导致TMB-H,表现出更高的免疫治疗临床反应率。在肝癌免疫治疗研究中,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团队首次证实TMB-H的肝癌患者免疫治疗疗效更佳。
不朽情缘MG官网与临床专家合作TMB探索文章列表
TMB作为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受到了广泛的关注,尤其对于二线或后线治疗方案的患者来说,这可能是为数不多的治疗希望,我们期待FDA的审评结果,同时也呼吁尽早建立中国人群的检测标准,共同促进TMB检测应用临床,造福患者。
参考文献:
1.https://www.nifdc.org.cn/nifdc/ggtzh/tongzh/tzh2019/20191015105714.html
2.Kim ES, Velcheti V, Mekhail T, et al. Primary efficacy results from B-F1RST, a prospective phase II trial evaluating blood-based tumour mutational burden (bTMB) as a predictive biomarker for atezolizumab (atezo) in 1L non-small cell lung cancer (NSCLC). Ann Oncol. 2018;29(suppl 8):mdy424.067. doi:10.1093/annonc/mdy424.067